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则 > 文章正文

让你的“无能为力”成为“顺其自然”

作者:中科一品分享 来源:www.yipinaizhi.com 分类:职场法则 时间:2024-09-06 14:03:41

让你的“无能为力”成为“顺其自然”

接纳这个词语实在难以定义。在我看来,与其苦苦思考接纳是什么,不如先来想一想接纳不是什么。接纳不是简单的认同、联署或和解;接纳也不是在很糟糕的情况下妥协说,我觉得OK,这挺好的,然后继续深陷苦海、无法逃离;接纳更不是扬扬自得或停滞不前。我觉得对接纳最好的定义是:承认当下的一切境况,同时认清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以及无力改变、只能坦然接受的。接纳也意味着一定程度的前进。我们首先接受现状,然后开始采取下一步行动。若向前一步有可能成功,便坚定改变现状的信心;若对一切都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就暂时硬着头皮去忍耐与应付。

在解释何为接纳时,我总是会举一个例子,它能有力地证明为何接纳的力量如此强大。这个例子和交通堵塞有关,是一个几乎所有读者都能产生共鸣的话题。我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长大,那里的交通很便捷;后来我搬到了芝加哥郊区,交通就变成了每天都让人头疼的事。我不仅没法去适应,而且越发觉得它令人无比沮丧。在郊区的前两年,我在离家20分钟路程的一家商店做零售员,那时的天气很好,交通也很顺畅。但我的老板不太好相处,为人处世也比较死板。最糟糕的是,我通常必须从车水马龙、水泄不通的高峰时刻出发,所以通勤问题让我几近抓狂。每天,我都是开车去上班,遇到交通堵塞便成了家常便饭。我越发焦虑,因为潜意识会告诉自己上班马上要迟到了,迟到就意味着我很可能会被解雇。我甚至会对和我陷入同一处境的其他司机大喊大叫。这给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压力,以至于我发现自己每天在上班前都因焦虑而身体不适。各种焦虑的想法在我脑海中循环交替:我肯定会堵车,然后我上班就迟到了,接着我会立马被炒鱿鱼,最后我身无分文,被迫从研究生院退学,从此流落街头。

让你的“无能为力”成为“顺其自然”

后来的某一天,我得到了一位治疗师的帮助,瞬间醍醐灌顶。我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交通状况的。交通堵塞每天都一成不变,而我对它的反应如此极端,还给自己制造了强烈的焦虑、愤怒和恐惧。无论我如何努力,如何歇斯底里,或者如何使劲敲打方向盘,我都无法掌控它。然而足够幸运的是,我能做出其他的改变:我提早出发,事先检查交通路线是否有更新,这样就能确保我有足够的时间到岗;我可以在感到焦虑时深呼吸,尝试着接受偶尔上班迟到一次的现实;而即使我被解雇了,我也不会因此一贫如洗,因为这既不现实也不合理。(此处容我多嘴,在那里工作的两年间,我先后迟到了3次,却从来没有被解雇过,甚至都没有受到任何斥责。)

其实很多人的大脑都是这样工作的——这是一种保护机制,使我们免受可能发生的负面情况影响。作为人类身体的司令部和指挥官,我们可能会感谢这位大佬(谐音:大脑)对其周围事物的高度警觉。对它而言,这是一种生存机制;但对我们来说,这其实是无济于事的,甚至还可能会对我们的幸福感造成彻头彻尾的损害。我们焦虑的大脑悉心呵护我们的安全,以至于它有时会牺牲我们的健康。通过接受我不能改变交通堵塞这一事实——只能改变我对交通堵塞的反应,我减少了许多焦虑。过度焦虑在我的脑海中制造了一些虚拟的情况,其真实发生的可能性大可不必去考虑。我决定接纳生活中我无法改变的一切,而努力改变我能改变的东西。曾经由于试图努力控制能力之外的事情,我给了自己太多不必要的压力。生活本身就很艰难了,对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表示顺其自然又有什么关系呢!但我们可以让生活不会变得比现在更艰难。这就是欣然接纳。

重新搜索大脑中的积极替代选项

接纳不仅仅是接受我们无法控制的情况或境遇,也包括接受我们自己和他人。我想我们大多数人都曾经痛苦地意识到我们是无法改变别人的,尽管有时内心希望自己有能力去做一些改变。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仍然会陷入这样的困境:我们拼命尝试迫使别人做某件事或者试图改变他们的行为。

假设你有一个朋友正处于一段不健康甚至受虐待的关系中。作为他(她)的好友,你觉得应该让他(她)知道你的想法,然后按照你的价值观生活。这很合情合理,且在旁人看来完全是可以接受的。但朋友却对此置若罔闻,继续沉溺在自己的病态关系里。你该再试一次还是就此放弃?有时候,放弃会让我们觉得好像对此放任不管了,或者我们对现状保持默认。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每次见面时都告诉朋友我们很讨厌他(她)现在的伴侣,这会对我们的友谊产生怎样的影响?过来人都深知,这通常只会制造更多的问题,让我们原本就处于弱势一方的朋友越发缺乏安全感。

但如果向我们的朋友敞开心扉,表达我们内心真实的感受,同时解释清楚我们会尊重他们的决定,我们最终甘愿为所爱之人付出更多。我们给予朋友自主选择权和足够的尊重。当然也要明白,我们爱的不是他们的决定,我们只是很爱这个人。这可以稳固我们的关系,也减轻了管理他人的责任。如若继续试图控制别人,我们一定会以失败告终,因为这是我们无论如何努力却都无能为力的事。不要再异想天开地认为只要我们比别人更努力,就可以期待对方因此改变自己。

当我们爱的人做了我们不喜欢的事情时,我们也可以设定界限。仍然用前文中的例子来说明。也许你认为你的朋友仍然深陷泥潭,你和他们继续相处,对你来说是不健康的,也许它消耗你太多的情感能量了,或者它伤害了你们的友谊。因此你觉得彼此需要保持一段时间的距离。这个提议是完全合理的。这并不是你在试图强迫他们做一些令他们毫无防备的事情;这是你为自己的健康与幸福挺身而出。当然这一切知易行难,但是设定界限来保护和尊重自己以及自己的幸福,要比牺牲自己进而疏远自己爱的人美好得多。

作为一名治疗师,我必须学习的最难的一课是,我再努力,客户也不一定会改变他们的行为。人们骨子里都渴望改变和提升,但我们却不能强迫他们时刻准备身体力行;我们只能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以及我们对事物的反应。当你尝试去改变别人时,会产生很多内部冲突,你会因为他们没有任何改变而感到无比沮丧,你也会在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事情上煞费苦心。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试图让他们做一些毫无准备或内心抵触的事来制造冲突。一旦明白了自己会在哪些场合下失控,我们就能将自己从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中解放出来。我们不再让自己置身于一场必然会失败的战斗,坦诚接受这里原本就不是我们的战场。

同样的原则也适用于我们自己不喜欢且想要改变的事。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好,就先别强求改变。但我们能做的是用同理心看待自己,锻炼成长心态。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深入研究这些理论。现在,让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一言一行,并将坦诚接纳置于我们思想的最前沿。

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对自己的体重不满意,可能很容易说出我好胖——没人喜欢这样的我”“我太丑了等一堆负面评价。这些心理暗示让我们感觉更糟、更加垂头丧气。但我们若是从感恩和接纳的角度来看待同样的问题,我们可能会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虽然我不喜欢现在的旅程,但我有能力改变。从接纳现状开始,我们不必强迫自己热爱当下的一切,但可以从一个中立点接近它。或许目前我们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但我们可以慢慢改变,然后一步步接近目标。

通过重塑思想,我们让自己更快乐、更有动力,也就不会轻易陷入消极、悲观的思维循环。我们把不可控的观点(别人怎么想)转移到可控的行为(我们对此能做些什么)。运用重构思维可以打断消极的思维循环,使大脑重新搜索替代选项,而不仅仅是那些消极、被动的方案。人的消极思维如同仓鼠滚轮:只要我们允许,轮子就会一直滚动;但在某个时候想要改变,我们就必须不惜代价选择摆脱。一旦选择远离滚轮这个怪圈,我们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事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大步向前,而不是被困在原地。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让你的“无能为力”成为“顺其自然”:http://www.yipinaizhi.com/ym/6216.html

相关文章

人生百科 | 创业故事

本网站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00679号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微信:F222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