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慧女人 > 文章正文

【爱情即“母爱”】1

作者:中科一品分享 来源:www.yipinaizhi.com 分类:智慧女人 时间:2024-09-04 16:14:33

【爱情即“母爱”】1

“是的,孩子们,初想到这个命题的时候,我自己也吓了一跳,爱情是什么?心理学家说,爱是奉献,情是索取,爱的奉献就是为了情的索取,我们所说的爱情都是有预期回报的爱。母爱是什么,是亲情的最高境界,是不求回报的付出,是无条件的,我们所讴歌的美好的爱情似乎永远也到不了这个最高境界。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爱情呢?难道我们爱一个人就是因为他()能带给我们预期的回报?或者我们用我们的爱去把他()改造成我们所要的样子?这是真正的爱吗?对于爱的一方好像是这样的,然而对于被爱的一方却恰恰不是,如果被爱的人感觉不到一丝爱意。爱的人的所谓的爱再深又有何意义?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是只有奉献不求回报的,真正的爱就是全面地接受对方,肯定对方,尊重对方,欣赏对方。他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爱他就接受他的一切,而不是打着爱的旗号来要求他改变而达到你想要的那个样子,能达到这种境界的爱只有母爱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爱情的最高境界是母爱。"“太危言耸听了。”何洁说。

妈妈笑了笑,继续说着:“相对母爱来说,父亲的爱一般来说是有条件的爱,因为父亲总是希望孩子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比如,父亲希望孩子听话,希望孩子按自己设想的样子来发展,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父爱的忍受力就受到挑战,父亲的爱有责任的因素,时间长了父爱渐渐会淡化爱和爱的付出。我们经常容易把爱情演绎成父亲的爱的模式,就是有条件的爱,我们希望伴侣能如我们设想的样子去发展,比如,我们总是设想着伴侣将来发展成什么样什么样,妻子希望丈夫将来能出人头地,名利双收。丈夫希望妻子能贤惠持家,忍辱负重。如果丈夫没有如妻子所预料的那样或者妻子没有如丈夫所预料的那样,他们就会觉得失望,进而减少自己爱的付出,这样的爱情是容易淡化甚至消失的。所以尘世中才有那么多的怨男怨女。"姐妹俩继续听着,默不做声。

【爱情即“母爱”】1

“其实,细想起来,有些现象早已向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比如,新婚的时候,女方是被称为新娘的,何为‘新娘'?顾名思义,新的娘就是新的母亲,结婚后女人就是男人新的母亲了,当然要像母亲一样给这个男人母亲一般的爱。这时,热恋时的爱情就需要升华到爱情的最高境界——母爱。只有像母亲一样爱丈夫,才是真正的爱。

一个女人只有懂得了为母,自然就会懂得为妻。”

一个人马上在何雅的小脑袋里浮现出来。谁?——程思思的妈妈。

我的天啦,何雅感觉自己妈妈身上有程思思妈妈一样的潜质,只不过这种潜质似邪似正。

然而,就像程思思说她妈妈一样,她妈妈只不过是选择了一种我们认为不正常的方式来坚强罢了。何雅觉得自己的妈妈也只是选择20.爱情即“母爱”了另外一种在我们看来难以接受的方式来坚强。

人家说人老了就成精了。原来人活到一定的岁数真的有可能变成妖精呀,不是妖精,就是鬼怪。

家庭,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性格的形成到底有多大,是长期以来心理学家们一直研究的课题,虽然没有具体的结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影响肯定小不了。

同时,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个人从小成长的家庭),是影响我们最早、持续时间最久的。例如,家庭的氛围、父母的行为方式、家庭的规矩等,对我们的信念、价值观、行为模式都产生了长期、深远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影响我们一生。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如此之大,然而这些影响也是可以差别巨大的,比如,何洁从妈妈身上看到的是贤惠和忍耐,进而内化成自己的性格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何雅从妈妈身上看到的却是反抗和无奈,这样的影响也参与了何雅的价值观的形成。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爱情即“母爱”】1:http://www.yipinaizhi.com/cj/5289.html

相关文章

人生百科 | 创业故事

本网站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00679号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微信:F222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