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则 > 文章正文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作者:中科一品分享 来源:www.yipinaizhi.com 分类:职场法则 时间:2024-09-06 14:03:41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集中兵力是一条基本的取胜原则。然而,有意思的是,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集中兵力又都是最容易被违背的一条原则。

为什么呢?那么多人,明明知道集中兵力这条原则,但一到该集中的时候,却突然发现自己手中已经没有资源了,资源都已经分散了。因而总是错失良机,或者被对手吊打。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

还是从故事讲起吧。巴巴罗萨计划是二战时期希特勒入侵苏联作战计划的代号。入侵苏联,在希特勒征服世界的战略构想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希特勒看来,打垮苏联,占领苏联的国土,可以从苏联取得德国进行战争所亟须的巨大资源,包括粮食、石油,还有廉价的劳动力,可以极大地改善德国的地缘战略困境,还可以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迫使英国放弃抵抗的最后希望,不得不屈服于德国的意志。

然而,不祥的预兆在制订计划的过程中就已经出现。关于战略目标的选择,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从一开始就出现巨大的分歧。

按照陆军总部以及军方高级将领的设想,德军对苏作战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摧毁苏联红军的作战能力。而要摧毁苏联红军,就要以莫斯科为主要打击目标。

军方的理由是这样的:

莫斯科是苏联的权力中心,丢掉莫斯科将给苏联的统治带来极大的震撼,苏联人是绝对不敢冒丢失莫斯科的风险的。

莫斯科还是苏联的工业中心之一。莫斯科周围及其东部地区的装备工业一旦丧失,苏联的战争经济将会遭到严重的损失。

从战略上讲,莫斯科又是苏联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一旦丢失,苏联的军队调动就会陷入极大的困难。

因此,苏联人一定不得不集中尽可能强大的部队来保卫首都。向莫斯科发动决定性打击,是摧毁苏联军事力量的最佳选择。

将军们的分析没有毛病。

但是,希特勒并不同意这种判断。与将领们关注军事目标不同,他更关注政治和经济目标。

从政治上来说,他认为应该占领苏联北部的列宁格勒。这是布尔什维克的摇篮。攻占列宁格勒会对布尔什维克形成致命的心理打击,顺便还可以与盟友芬兰的军队在苏联北部会师。

从经济上来说,目标应该是占领苏联南部的主要粮食产地乌克兰、主要的工业基地顿涅茨地区,以及苏联的主要石油产地高加索油田。占领这些地区,就可以使苏联的战争经济陷入瘫痪,同时使德国取得最宝贵的战争资源。

分歧出现了:军方关注的首先是军事目标,希特勒关注的首先是政治目标和经济目标;军方想在战线的中央寻求决战,而希特勒则希望从南北两翼发起进攻。

争论的结果,是采取了折中的方案:把三个目标都纳入作战计划中。由此形成的作战方案是组建三个集团军群。

北方集团军群由冯勒布元帅指挥,下辖第十六、第十八集团军,以及第四装甲集团军,目标是占领列宁格勒。

中央集团军群由冯博克元帅指挥,下辖第四、第九集团军,以及第二、第三两个装甲集团军,目标是进攻莫斯科。

南方集团军群由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下辖第六、第十七集团军,以及第一装甲集团军,目标是攻占乌克兰和高加索地区。

你一定能看出德军的这个战略方案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兵力配置的问题吧。好的战略必须有清晰的、明确的、聚焦的战略目标,而德军这个战略,实际上是三个目标的大杂烩。

由此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同时去追逐三个目标,除非在每个方向上德军都对苏军有绝对的优势,否则一定会有目标无法实现,甚至会出现最坏的情况,一个目标也实现不了。

具体到军方所关注的目标来说,尽管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得到了两个装甲集团军,因此作战能力要超出其他两个集团军群。但按照陆军总部原来的设想,应该主要用来进攻莫斯科的兵力,由此也被分散到了三个方向。这无疑会对军方的目标,也就是给苏军决定性打击,造成不利影响。

然而这还没有完。对军方的战略目标来说更致命的是,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以后,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再一次被分散。

德军对苏联的入侵是1941622号发起的。由于苏联完全没有准备,德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三个集团军群进展都非常顺利。到7月中旬,中央集团军群已经攻占了战略要地斯摩棱斯克,此时到莫斯科的距离已经走完了三分之二,陆军总部摧毁苏军作战力量的目标看来就要实现了。

然而,就在斯摩棱斯克会战还在进行的时候,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颁发了第33号训令。训令的内容,是调动中央集团军群所辖的两个装甲集团军去执行新的作战任务。其中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团军与南方集团军群合作,向南运动,对基辅附近的苏军进行包围。霍斯的第三装甲集团军则向北转进,切断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之间的交通线,并帮助北方集团军群进攻列宁格勒。

对于陆军总部和中央集团军群来说,这一训令带来的打击简直不能再沉重了:这意味着中央集团军群将不得不只依靠步兵部队扼守大约450英里宽的正面,而把自己最精锐的两个装甲集团军交给北方和南方两个集团军群。这也意味着中央集团军群本来已经分散的兵力,会更加分散,由此必然导致原定的在莫斯科给红军以决定性打击的目标完全无法实现。

集团军群司令博克元帅在两位装甲集团军司令古德里安和霍斯的支持之下,力主继续集中全力向莫斯科进攻。但希特勒却坚持他的意见。而且,他还提出来,为了保护罗马尼亚的油田不受苏联的空军轰炸,德军还有必要再占领克里米亚。

194184日到21日,连续17天内,宝贵的时间都浪费在对目标问题的反复争论上了。可是希特勒依然固执己见。

831日,希特勒发出了第34号训令。前线的将领不得不遵从元首的指令。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于是再次被分散,用于完成三个完全不相关的目标。

最后的结果历史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由于兵力不足,希特勒夺取列宁格勒和高加索油田这两个战略目标都没有实现,而陆军总部原定的攻占莫斯科、摧毁红军主力的目标也落空了。

凯塞林空军元帅后来在回忆录中说:假设斯摩棱斯克会战结束之后,只停留一个合理的喘息时间而后继续向莫斯科前进,那么照我的意见看来,在冬季来临之前和在苏联西伯利亚部队赶到之前,莫斯科可能已经落入我们的手中。莫斯科的被占领是具有决定性的,整个的苏联欧洲部分都已经与其亚洲部分的基础切断了联系,在1942年再攻占列宁格勒的重要经济中心顿涅茨盆地以及迈科普油田,都将会是一个不难解决的问题。

这个观点基本代表了军方的普遍看法。背后的战略逻辑是:占领苏联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无疑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要想占领和守卫这些地区,前提是要给苏联红军以决定性的打击。而对红军主力的决战,只能在通往莫斯科的路上才有机会实施。

但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巴巴罗萨计划失败的结果是,德国对苏联的入侵不但没有改变其战略态势,反而使自己陷入更为艰难的两线作战的困境之中。

战略上的一条原则是,你要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你要知道你先要什么,后要什么。你必须识别出什么才是你当前真正的关键性战略目标,然后按照轻重缓急对目标进行排序。为此你只有暂时放弃其他目标,才能保证关键性战略目标的达成。

尤其在有强大对手存在的条件下,同时追逐多个目标,向来都是兵家大忌。

所以,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在竞争的环境中,在同一个时间内,你的主要战略目标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你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你可以在实现一个目标之后再实现另一个目标,但关键目标,在同一个时间内,只能有一个。

所以一定要识别并牢牢抓住当前最关键的战略目标,并围绕关键性的战略目标配置资源,只有这样,你的资源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切勿同时追逐多个目标:http://www.yipinaizhi.com/ym/6194.html

相关文章

人生百科 | 创业故事

本网站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00679号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微信:F2225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