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法则 > 文章正文

冠军魔咒(一):为何公私募冠军的业绩如风中之烛

作者:中科一品分享 来源:www.yipinaizhi.com 分类:职场法则 时间:2024-09-05 09:58:56

冠军魔咒(一):为何公私募冠军的业绩如风中之烛

2009年私募冠军L先生、2010年私募冠军C先生、2010年公募冠军S先生……这几位算得上是近几年投资界异军突起的代表性人物,想想他们当时的光环和之后的黯淡,我忽然有种淡淡的无奈和感伤。这一个个名字,忽然冲上云端,又忽然砸向地面。从陌生到熟悉,又从熟悉到陌生。如同一个事先安排好的低调轮回,又像一个被看不见的线所牵着的木偶。跳到脑海里的是老子的那句话: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这个市场里,几乎我见到的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很牛。每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穿越周期。然而很少有人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悖论:如果每个人都能穿越周期,那么周期也就不会存在了。所以,穿越周期一定是一个小概率事件,我称之为小数定律。这个定律的存在,使得大部分起初自认为很牛的人,最后发现真相是自己被市场玩弄于股掌。

冠军魔咒(一):为何公私募冠军的业绩如风中之烛

2009年的私募冠军L先生,当年他掌管的2期基金净值飙涨近两倍,一举拿下阳光私募冠军。但随后的噩运来得太快。2011年,该基金的净值累计下跌了32.06%,在全部868只可比产品中排名倒数。2012年,截至11月末,他公司旗下的23只产品平均下跌27.16%,其中19只产品业绩排名在全部非结构化阳光私募产品中垫底,表现最差的产品当年跌幅达到45.67%

事实上,在中西方的投资战场上,这样的流星很多很多。对于每个想在投资路上走得更远的朋友,请注意这三道冠军魔咒

1.荣誉越高,预期越高

提高的预期,让你越来越倾向于冒进,而不是保守,于是,犯错的概率越来越大。

2.光环越大,认错越难

冠军”“高手等标签的获得,自我认知的膨胀,会让你越来越不愿意认错。表现在操作上,就是止损不坚决,甚至不切实际地幻想行情向自己预期的方向运动。于是,错误的后果越来越严重。

3.没有硬约束,软约束在关键时刻失效

制度永远比情绪可靠。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制度,成功很难持久。

冠军魔咒(二):诺贝尔奖得主卡尼曼的破解之道

上文提出了冠军魔咒。毫不夸张地说,破解这个魔咒,一定是世上最难的事之一。不然的话,你身边早就已经多了很多常胜将军。但好消息在于,我们也不是毫无办法。

还记得丹尼尔卡尼曼吗?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因为在认知偏见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接下来我要介绍他的最新研究成果,对于破解冠军魔咒至关重要。因为我们面对的最大敌人,正是一种认知偏见。

请允许我先从人的思维说起,我们不妨把人的思维分成两种类型:直觉式思维和反省式思维。直觉式思维又称第一系统思维,在这种思维模式下,人的印象、联系、感觉、意愿和行动准备,都是自然产生的,无须主观努力。反省式思维是第二系统思维,来的比较缓慢,需要主观努力,刻意思索。

大多数情况下,起主导作用的是第一系统思维。你可以想象下,你在熟悉的路上驾驶汽车,使用的是第一系统思维,一切自然而然。然而在意外收到罚单之后,回忆在哪个路段超速,则是用的第二系统思维。

毫无疑问,第一系统思维对于我们非常重要。但它的弊端在于,它非常善于编故事,而我们又往往意识不到这种思维的运作,所以就可能受它误导。这正是认知偏见产生的温床。而更加吊诡的地方在于,无论多么聪明的人,都很难发现自身的认知偏见,更别提纠正它了。这就好比,一个人无法提着自己的头发,让身体离开地面。那么,怎么办?

丹尼尔卡尼曼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仅仅提出认知偏见这个概念并不能帮助人们变得更加智慧。问题的真正要害在于,如何尽可能地发现和纠正认知偏见。获得诺奖并没有让他停下脚步,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他终于发明了一个工具箱,用来对付认知偏见。我称之为“12罗汉工具箱。

既然每个人都很难发现和纠正自己的认知偏见,于是卡尼曼聪明地绕了一个弯——如果提着自己的头发无法让身体离开地面,那么,换一个人来总可以吧。这正是他提出的解决方案的核心——交叉纠正。我们可以利用自身的第二系统思维来侦测别人给我们的建议中存在的第一系统思维错误。反之亦然。

这个工具箱由12个问题组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决策者应当问自己的问题;第二类是用来追问建议者的问题;第三类是用来评估建议本身的问题。破解冠军魔咒,终于看到了曙光。

冠军魔咒(三):“12罗汉工具箱

这个工具箱由12个问题组成,分为三个小的工具箱。第一个小工具箱由3个问题构成:

1.是否有理由怀疑该提案存在动机性错误,或者说,提案团队是否会为了私利而犯错?

2.建议者是否感情用事?

3.提案团队内部是否存在不同意见?

3个问题,是决策者自问的问题。主要是考察建议者的动机、情绪以及可能的内部分歧。

第二个小工具箱由6个问题构成:

1.提案团队对情况的分析,是否过多地受到类似显著事例的影响?

2.其他可靠方案都考虑过了吗?

3.如果要求你一年之后再就此事做决定,你会需要哪些信息,你现在能搜集到更多这方面的信息吗?

4.你知道提案中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吗?

5.你是否看到了光环效应?

6.建议者是否深受以往决定的羁绊?

6个问题,是决策者问建议者的问题——利用自身的第二系统思维,对建议者的第一系统思维进行三维纠偏。

首先,水平维度上,有没有其他可替代的方案?其次,时间维度上,如果来到一年之后,你会需要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在当下是可得的吗?如果回到以往,是不是有什么典型的经验或者教训影响了你的结论?再次,流程维度上,提案里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是否足够可信。

第三个小工具箱由3个问题构成,决策者用来评估建议本身:

1.对基本情况的估计是否过于乐观?

2.假设的最糟情况是否足够糟糕?

3.提案团队是否过于谨慎?

3个问题,主要是沿着风险的两端进行拓展思维。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了,这12个问题,恰是一套利用第二系统思维来检验第一系统思维的标准流程清单。为什么它会对破解冠军魔咒有用呢?让我们更深入点来看。冠军魔咒的本质是一种认知偏见。因为获得冠军这个情形,改变了当事人对自己和周围环境的认知,从而提升了认知偏见发生的概率。最简单的表象就是,获得冠军之后,冠军犯错的概率加大了。

请看这个简单的推理:任何人获得冠军之后,都容易更加自信,更加乐观。更加乐观——意味着当事人对自身运气与周围环境的认知发生了改变。更加自信——意味着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发生了改变。在这两种认知发生改变之后,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当事人会更多地采用第一系统思维。而这就直接导致了犯错的概率增加。

所以,要破解冠军魔咒,一个关键就在于,强制性地把第二系统思维嵌入决策流程之中。用自己的、团队的第二系统思维,来制衡冠军当事人的第一系统思维。以下两个接口是流程嵌入的关键点:基金经理对研究员的接口;投委会对基金经理的接口。于此之外,再设立独立于投研架构的风控体系。冠军魔咒,唯此可破。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冠军魔咒(一):为何公私募冠军的业绩如风中之烛:http://www.yipinaizhi.com/ym/5334.html

相关文章

人生百科 | 创业故事

本网站版权所有| 陕ICP备20000679号

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均只可用于学习参考,信息与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与本站联系,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微信:F2225678